大学生求职攻略宝典 第一篇 调整观念之创业就业该选哪一个
发布人:张老师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9日 阅读次数:1816
第一篇 调整观念
第1节 创业就业该选哪一个
□创业与就业该选择哪一个
在大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同学敢想敢拼,希望能够自主创业。不论结果怎样,相信有机会创业将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份不寻常的经历。不过,创业对资金、管理能力、社会关系等条件要求较高,而这些条件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因此即使你能力很强,也最好三思而后行。
即便是早有创业目标,也最好在毕业后找一家与自己未来创业目标较吻合的单位先工作一两年。届时,你会发现,这一两年的经历,对你来说是何等的宝贵,你会因此而少走很多弯路。有些弯路或许只是耽误些时间,而有些则是你无法轻易挽回的败局,更有甚者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代价去弥补,也许会因此而丧失掉全部的创业锐气……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毕业生求职要处理好几个矛盾
一步到位与循序渐进的矛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许多大学毕业生求职者都认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慎之又慎,必须找到一个最理想的工作。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因为大学毕业后的头几份工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以后的就业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最理想的就一定是高起点的。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情况下,怀着"一步到位"的想法找工作,只能是一厢情愿,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如果能够适度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审时度势,从基础工作做起,循序渐进,他日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
理想职业与现实需求的矛盾
近年来,新经济产业如网络企业和IT产业成为求职者的热门,但这些行业的门槛也是很高的,对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有些行业还要求有各种各样的附加能力,如市场开发能力、营销经验等等。真正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就者,大多有过传统产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如果你在求职中找不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工作,可以退而求其次,改变方向,寻求一份与之相关的工作,等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市场需求有所松动后,还可以重新涉足自己原先感兴趣的领域,实现自己心中的夙愿。
工作性质与收入之间的反差
到人才交流市场走一圈,你会发现文秘、文员、行政等方面的职位虽然名额有限,报酬也不高,但这些职位的展位前人头攒动。而营销专业职位的平均收入是文员的两至三倍,人员需求量也很大,但应聘者却寥寥无几,少得可怜。差别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许多大学生在工作性质与收入之间往往更看重前者,认为干营销需要长年在外奔波,比较辛苦,而做文员之类的工作则呆在办公室里,更有可能发展成白领。营销工作固然辛苦,但更能锻炼人,个人成长空间更大,对以后的发展更有帮助。而且营销人员的报酬直接与业绩挂钩,数年后他们的报酬会令文职人员相形见绌。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唯工作性质论。
求稳心态与职业风险的矛盾
许多大学生至今还不愿意到国内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首选的目标还是政府机关、外资、合资和国有企业,表现出普遍的求稳心态。实际,现在许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给出的待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外资企业,但大部分毕业生认为这些企业体制不够健全,前途不明朗,职业风险大,不愿意选择。其实,对于刚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想找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安稳工作无可厚非,但稳定的工作毕竟有限,如果人人都想往里挤,其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如果你能避其锋芒,及时将目光转向那些发展前景相对较好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这些企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小,实力不是很雄厚,但其体制更为灵活,更适合闯劲十足的年轻人。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的上升空间更大。
职业经验与自信心的矛盾
很多招聘单位都将职业经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一般的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经验,这无形中将刚毕业的大学生挡在了门外。其实,有的招聘单位的招聘告示一般都声明是"有经验者优先",这并不是谢绝应届毕业生。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能很快上手的话,大可以前去一试,放手一搏。招聘单位对有勇气和自信的大学生都是很欣赏的,即使你未能成功,也不必太在意。这个结果只能说明你暂时还不适合这份工作,并不表示你不够优秀。
□降低期望值
降低期望值是近几年提倡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就业观念。在这种观念下,衍生出许多现实的做法:
不要因为想一步到位而错失眼前的机会,要"先就业、再择业",即所谓的"骑驴找马"。
充分考虑到基层就业。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后,人才需求量减小;大型企业多处于结构调整时期,用人量也在减少;合资企业则大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用人规模不大,吸纳员工有限。现在小企业和街道、社区等基层机构对大学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把眼光瞄准基层不失为明智之举。
回西部或小城市就业。由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在强大的就业竞争态势下,那些专业、学校、学历上不占优势的大学生,与其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作高山上的洼地,还不如回到家乡或那些欠发达的地区去作洼地里的高山,那里人才奇缺,会让大学生大有用武之地。